二胡演奏中的主要技术障碍及解决
在二胡演奏中,左右手的各种技巧及其组合是以稳定的“动力定型”为基础来完成的。在平日的练习中由于诸多的因素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技术障碍。其中因为“急于求成”思想导致的不讲究“慢练”和“分解练习”等科学的练习方法是造成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将一些常见的技术障碍归纳分述如下:
1、音准控制不好
这个问题在《二胡教学随笔》的第三篇中,我已经就许多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里再做一些补充。由于二胡既无指板又无固定的按音品位,因此按音的准确性历来是演奏者们最重视的。一般人习惯地认为“音不准”多半是由于左手的按音位置以及换把的动作无把握造成的。其实,造成音不准的原因首先是听觉的迟钝和在演奏中缺乏准确的“音高预示感”(即在按音之前“内心听觉”中就有了这个音的准确高度)。一个听觉敏锐的演奏者,当听到在自己的演奏中有不准的音时,就自然会产生不舒服甚至于有受到刺激的感觉,于是便下意识地调整左指的按音位置,直到这个音准了为止,这充分说明了听觉对于控制音准的重要性。为此,在训练音准控制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注意学生听音和辨别音高差异的能力,教会他们掌握“音高的预示感”,然后再教给他们准确按音和换把的方法。在练习音准控制的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自始至终高度地集中听觉注意力,否则将很难掌握好控制音准的规律。其实,演奏中音准的控制过程就是演奏者通过听觉的校正,将准确的按音和换把的位置经过无数次反复练习之后逐渐形成正确“运动链”(《运动力学》语)的过程。一些盲人演奏家虽然双目失明,但在演奏中音准却控制得非常好,除了具有敏锐的内心听觉之外,演奏动作的准确无误是他们解决音准问题的关键;有些弹钢琴的盲人对于键盘的位置和每一个键位都了如指掌,在演奏中他们几乎不碰错琴键,就更说明了在演奏中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和掌握正确“运动链”的重要性。一些演奏者由于初学时进度太快,还来不及掌握好某些基本的演奏动作就进入了乐曲的练习。于是,在他们演奏时听觉就不能很集中,往往习惯性地用眼睛盯住自己的手指或弓子。这些下意识的视觉动作干扰了他们听觉的控制过程,导致了演奏中的音不准。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空弦音定不准,内、外弦的音程关系或大、或小于纯五度;
(2)按音的音程关系不准确。
遇到以上两个问题时,教师要想办法利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最好是钢琴或电子琴)以“练耳”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反复的音高对比听辨练习。要使他们学会尽力用听觉去辨别、捕捉并牢记每一个不同音的音高,以及在音的衔接过程中的各种音程关系,以此来训练和调整其听觉的能力、培养敏锐的“内心听觉”。
(3)在演奏中(相对于空弦音)习惯性地按音偏高或偏低。
这主要是长时间在练琴的过程中听觉不够主动,对音准的要求不严格造成的。遇此问题要通过“慢练”的方法,在练琴时经常有意识地对照空弦音的音高或借助自然泛音来逐渐地调整听觉的稳定性与校正按得不准的音。最好的方法还是多练习不同调的七声音阶和各调的琶音,这样更容易发现和校正不准的音。
(4)半音关系不严格。
这个问题初期主要表现有首调唱名的自然半音关系中,一般三、四级和七、八级音的半音音程都容易比较宽,其原因主要是演奏者很少或没有经过七声音阶的训练。遇此问题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布置七声音阶的练习,并教会他们控制自然大调中三、四级和七、八音之间的半音音准,使之在听觉上逐渐习惯于接受严格的半音关系的音响,为适应复杂乐曲中频繁出现的半音和变化音做好听觉方面的准备。
总而言之,解决音准问题的关键是认真训练演奏者的“内心听觉”、“音高预示感”和在练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运动链”,以培养演奏者在控制音准时的责任感和把握性。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也取决于演奏者对于音准问题的重视程度。听觉越敏锐,技术越熟练,纠正按音不准的过程就越短。当在演奏中一听到不准的音就不舒服并马上去纠正时,音准的问题就接近解决了。
2、节奏不稳定
从根本上说,“节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节奏的感觉不敏锐、节奏律动的感觉不稳定和节拍的意识不明确。在演奏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奏快板(快弓)时赶拍子;(2)长音时值不够,切分音及连弓中附点后面的音符拍子不充分;(3)节奏忽快忽慢。
“奏快板”(快弓)时赶拍子”这个问题在二胡演奏中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乐曲的快板中和奏连续快弓时越拉越快(比如在《病中吟》快速的中段和《葡萄熟了》的快弓段落中)。其原因除了节奏感觉方面的因素外,换把的动作不到位、快弓方法掌握的不得当和演奏中两手配合不够默契等都会造成这些现象。解决的办法除了耐心地调整快弓和换把的方法之外,还要采取“慢练”的方式将所奏的旋律分段、分句地练习,其中节拍变化多的音符和换弦频繁的旋律尤其要重点练习。待技术方面有把握之后,心理状态就会更加松弛和自信,这有助于稳定演奏中的节奏感觉。
“长音时值不够,切分音及连弓中附点后面的音符拍子不充分”的问题经常造成拍子不稳定和越拉越快、赶拍子等现象(比如在《红梅随想曲》的bB调快板和《听松》第二部分慢起渐快的快板中),直接影响演奏的效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内心缺乏明确和稳定的节奏律动感与严格的节拍意识,以至于在演奏中长音的拍子往往不充分、切分音的时值也不够,在连弓中附点后面的音符也总是奏得匆匆忙忙。遇到这些情况时,首先应该仔细分析不同音符的节拍时值,耐心地用“打拍子”、“唱谱子”等方法来调整节奏的律动和节拍变化的感觉。此外,演奏中合理的弓子分配与左指按音时的准确感觉也是保障节奏稳定的重要因素。
“节奏忽快忽慢”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演奏者内心节奏的感觉不稳定,技术上没有把握造成的。一些学生为了要“拔进度”而一味地拉大曲子,结果由于技术负担过重、力不从心而导致演奏中容易的地方越拉越快,没有把握的地方就不得不慢下来。有的还养成了用脚打拍子的坏习惯,结果越打拍子心越慌,使演奏陷入了手忙脚乱的狼狈境地,节奏反而更加的不稳定。遇此情况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掌握好各种演奏技巧的前提下注意培养敏锐而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稳定的心理感觉、自然协调的演奏技巧和鲜明的节奏变化进行演奏。
3、换把动作不协调
一些演奏者在拉琴时换把的动作往往显得机械僵硬和疲软懈怠,这些不协调的动作所产生的后果是按音位置不稳定、音准无把握以及音乐的表情不到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换把动作的原理不甚明确。有的演奏者换把时以手和手指的动作为主导,结果导致动作笨拙和僵硬,影响了音乐旋律的自然衔接和按音时音准的稳定;还有的演奏者在换把时以手腕的上下凹凸动作为主,不但动作显得机械疲软,而且音的衔接由于过分的粘滞而不连贯,同时在快板旋律中也明显的影响了动作的速度。正确的换把方法应该是以小臂为动作的主导部位、手和手指协同动作,最终以“运动链”式的过渡完成细致的动作过程,使音乐的旋律得已顺利的衔接。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二胡的换把技巧在演奏中可以分为“技术性”和“表情性”两种。“技术性”的换把适用于较快的音乐旋律,要求动作的过程干净利落、不带或少带滑音。“表情性”的换把类似“绰”和“注”的演奏技巧,分为“首滑指”和“尾滑指”两种,都是用分弓以同一手指在较慢的抒情性旋律中滑动演奏。“首滑指”换把的奏法是将运弓和换把动作同时进行,其效果类似在旋律音的前面加上了装饰滑音;“尾滑指”换把要求在换弓前就完成换把动作,是类似在换把前的音后面加上了装饰滑音的效果。综上所述,在演奏中除了应该解决一般的换把问题之外,演奏者还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掌握“首”、“尾”滑指等其它的换把方式,为更顺畅的演奏和更丰富的音乐表现而努力。
4、换弦技巧不自如
换弦技巧是在演奏中连接音乐旋律的重要弓法手段,它在乐谱中没有任何标记,演奏者只需按照指法按音即可完成。二胡的换弦技巧在连弓和分弓中均可使用,不过在快板旋律中大都使用分弓来演奏。奏分弓的换弦时依右手的运弓动作大致可以分为“手指主动”、“小臂主动”与“指腕结合”几种,有时在演奏前、后十六分音符的旋律中也结合大臂(即上臂)的动作。由于动作的速度较快,如果在换弦的过程中方式不当就会引起演奏动作的紧张或僵持。有的甚至由于心理的紧张而更用力地做换弦的动作,结果使音的衔接在瞬音中断或令旋律的进行混乱不清。其实,只有在乐曲的旋律要求热烈的情绪时(如《红梅随想曲》bB调快板中的连续双弓换弦乐句),大臂(上臂)的结合才是换弦技巧中所需要的。除了对力度有特殊需要的音乐旋律之外,一般的换弦动作并不需要多大的力度。有时倒是力量小一些右手可以更放松,换弦的感觉也会更敏锐、更轻巧。
此外,除了换弦方式运用的不得当之外,缺乏慢练有时也会成为演奏中技巧运用不自如的原因。一些演奏者在刚刚学会了某种技巧之后就浅尝辄止,不肯再踏踏踏实实地通过慢练来巩固,结果造成演奏中一些技巧衔接过程的脱节,影响了正常的音乐表现。为此,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但要将换弦技巧“对号入座”,而且要用“慢练”的方法将不同的换弦动作的方式加以巩固。只有重视了每一个技术环节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在演奏中获得理想的效果。
5、拉快弓紧张
这个总是是初学二胡的人普遍存在和经常遇到的,它不但直接影响演奏的质量,而且很容易造成演奏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方面的障碍。有些演奏者或音乐院校的学生由于“急于求成”思想的驱动,练琴时往往表现得心理浮燥,出现毛草、不求甚解和缺乏耐心等现象。他们一遇到演出、比赛甚至是考试等场合就容易紧张,经常在演奏中打折扣,有时甚至由于快弓方法的不得当引起了演奏中的杂乱无章,从而破坏了整个的演奏。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快弓方法不得当、演奏时弓子分配的不自然和由此引起的左指按音感觉受到牵制,其后果导致演奏中两手配合不协调。当出现了上述现象时,应首先检查演奏的方法是否正确和松弛,弓子的分配是否合理自然。虽然在实际演奏中每个人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松弛、自然等符合生理规律的演奏方式应该是大家都认同的。我认为,奏快弓时右手的手指应该自然地握住(而不是捏紧)弓杆,结合小臂靠近手腕的部位共同动作,其状态与用较快的速度敲锣时的感觉相似。运弓力度和弓子的分配(运弓部位和运弓范围)一般应根据乐曲旋律的情绪而定,表现轻快的力度也要小一些;表现热烈奔放的情绪时,握弓和擦弦的力度都要适当加大、运弓的部位要靠近中弓,握弓的感觉也要更加稳定坚实。如遇到有频繁换把的快速旋律时,应先以左手的把握性为依据较慢的速度开始练习,待两手配合默契后再逐渐以正常的速度来演奏。有的人演奏连续的快弓比较顺手,但在遇到旋律音符出现频繁的节拍变化和需要连续换弦演奏时就显得不那么顺畅和有把握,甚至有的由于方法不当而引起心里紧张和演奏中的手忙脚乱。遇此情况应该首先解决换弦方法和节奏感觉等方面的问题,而后再调整快弓的方法。同时,平日多做有针对性的练习,对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快弓技巧是非常有益的。